■咖啡进阶史:从速溶-即饮-现磨,三次浪潮消费升级。在世界范围内,咖啡经历了三次发展浪潮:从以功能性为主的速溶咖啡,到现在形成了以追求咖啡原本风味的精品咖啡。咖啡在中国的发展延续了其在国外的发展轨迹,同时在新零售+互联网兴起的大背景下,又衍生出了“外卖咖啡”、“自助咖啡机”等新兴品种,打破了传统咖啡在消费场景的限制,咖啡行业消费升级正在持续推进中。
■国内咖啡市场未来研判:充满潜力,向万亿规模进军。根据USDA(美国农业部)数据,2017年我国国内咖啡消费量达到了21.9万吨,CAGR达到了35%。根据伦敦国际咖啡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预计2025年这一规模可以达到10000亿元。关于咖啡的消费者教育仍是未来行业攻克的重点,低渗透率展现巨大发展潜力:从绝对数量来看,中国的咖啡年消耗量远低于美国和日本。
以韩国为例,2017年韩国人均饮用512杯,对比中国每年人均5杯的咖啡消费量,可见咖啡在中国的渗透率远低于亚洲茶饮文化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从咖啡品类来看,根据Euromonitor数据,速溶咖啡占据了当前国内咖啡市场70%的市场份额,现磨咖啡和即饮咖啡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0%、20%,随着消费升级的推进,中国咖啡市场结构将逐渐向日本倾斜,即现磨咖啡和即饮咖啡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咖啡用户画像:速溶咖啡用户主导,精品咖啡用户兴起。根据咖啡沙龙调查,当前咖啡消费者整个群体用户特征为年轻化、收入偏低,可见速溶咖啡、即饮咖啡等相对低价产品当前在中国仍具备竞争优势。
但同时,咖啡在高收入群体中渗透率较高(月收入大于1万元的咖啡用户在所有收入区间中排名第二位),可见精品咖啡具备“群众基础”。
细分来看,精品咖啡用户画像与中产阶级画像重合度高,具备高收入、高学历、年轻、企业白领、居住北上广等特征,当前精品咖啡的主要消费用户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未来的空间在于二三线城市。线上咖啡消费者以速溶咖啡为主要选择(销售额占比超过7成),作为现磨咖啡之一的滤挂(挂耳)咖啡占比在近年来得到快速提升。新客要求便宜好喝,老客偏好精品咖啡,可见用户偏好随着时间逐渐向精品咖啡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