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看看两张菜单,左边菜单上的科契尔和右边的埃塞俄比亚耶加雪菲科契尔果多恰水洗G1,有什么不同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从咖啡的命名变化讲起。
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二波咖啡精品化在全世界如火如荼地发展着,及至蔓延到国内,但当时还未出现以品牌命名的规模化烘焙厂,因此咖啡命名方式简单粗暴——进口的咖啡生豆麻袋上印着什么就叫什么,如苏门答腊曼特宁(SUMATRA MANDHELING)、危地马拉安提瓜(GUATEMALA ANTIGUA)等等。
而且麻袋上一般也会标记咖啡的分级,比如肯尼亚AA,其中AA就是咖啡的等级;危地马拉生豆麻袋上会用“SHB”、“HB”的字样来标识等级。这种从贸易链源头的取名方法就这样一直延续到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