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现已是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近12,000间分店,遍布北美、南美洲、欧洲、中东及太平洋区。星巴克的成功值得细细考究一番,下面让我们走近星巴克,透视和分析一下它的员工激励机制。
中国是个茶文化盛行的国度,但在许多大都市都有名叫星巴克的咖啡店,且同一座城市里不止一家分店,这是令人惊叹的现象。
不仅如此,在日本、韩国的其他讲究茶艺、茶道的东方国度,星巴克亦引领了一股咖啡潮流,所以在咖啡已是生活一部分的西方国家,星巴克的业绩如何是不言而喻的。
提起星巴克,人们一定会想起一个词语——“第三空间”,这由它的创始人兼CEO霍华德·舒尔茨提出的,“我们有一个憧憬:为咖啡馆创造迷人的气氛,吸引大家走进来,在繁忙生活中也能感受片刻浪漫和新奇。”
若说“第三空间”的品牌定位是霍华德·舒尔茨的天才构想,他的管理风格之道同样是令人拍案叫绝,他精通企业管理,星巴克的员工激励机制是最好的例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优厚的薪酬及独特的额外福利
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相比,星巴克雇员的工资和福利都是十分优厚的。星巴克每年都会在同业间做一个薪资调查,经过比较分析后,每年会有固定的调薪。
在许多企业,免费加班是家常便饭,但在星巴克,加班被认为是件快乐的事情。因为那些每周工作超过20小时的员工可以享受公司提供的卫生、员工扶助方案及伤残保险等额外福利措施,这在同行业中极为罕见。那些享受福利的员工对此心存感激,对顾客的服务就会更加周到。
二、股票期权激励——“豆股票”
在星巴克公司,员工不叫员工,而叫"合伙人"。这就是说,受雇于星巴克公司,就有可能成为星巴克的股东。1991年,星巴克开始实施"咖啡豆股票"(Bean Stock)。这是面向全体员工(包括兼职员工)的股票期权方案。
其思路是:
使每个员工都持股,都成为公司的合伙人,这样就把每个员工与公司的总体业绩联系起来,无论是CEO还是任何一位合伙人,都采取同样的工作态度。要具备获得股票派发的资格,一个合伙人在从4月1日起的财政年度内必须至少工作500个小时,平均起来为每周20小时,并且在下一个一月份即派发股票时仍为公司雇佣。
1991年一年挣2万美元的合伙人,5年后仅以他们1991年的期权便可以兑换现款5万美元以上。
由此可见,如果优厚的薪酬是星巴克吸引人才成为员工的原因,那股票期权激励是它留住人才的关键。
三、鼓励员工的出谋划策,哪怕是小主意
公司对每位员工的建议都认真对待。星巴克公司经常在公司范围内进行民意调查,员工可以通过电话调查系统或者填写评论卡对问题畅所欲言,相关的管理人员会在两周时间内对员工的主意做出回应。星巴克公司还在内部设立公开论坛,探讨员工对工作的忧虑,告诉员工公司最近发生的大事,解释财务运行状况,允许员工向高级管理层提问。
激励因素是属于和工作本身相关的因素,包括工作成就感、工作挑战性、工作中得到的认可与赞美、工作的发展前途、个人成才与晋升的机会等。良好的保健因素让员工没有不满意,良好的激励因素让员工产生满意。
首先,对于保健因素,星巴克是个“第三空间”,工作环境情调浪漫,本身有种让人身心放松、心情愉悦工作氛围,员工当然没有不满意。
另外,员工的薪酬待遇比同行优厚,额外福利也罕见优渥,另外还有“豆股票”的股票期权激励,保健因素的措施总的来说实施得非常不错,几乎没有另员工不满意方面。
其次,对于激励因素,星巴克鼓励员工献计献策,哪怕微小主意,且认真对待员工建议,且允许员工在公司内部公开论坛上向高管直接提问。这一方面可以体现对员工的尊重,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公司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对改进公司起到或大或小的作用,最后可以增强员工的成就感,可谓一举三得。
总结:星巴克的激励机制,归根结底不过是“主体归位,利益内嵌”。
通过比同行要丰厚的薪酬和福利,让员工感到所付出的劳动得到了更好的回报,愿意留住星巴克工作,同时对于工作到一定时间的员工,不管是全职还是兼职,都可以拥有“豆股票”,这是用适当的刺激量合理公平设计员工间总体薪酬福利差别,更有利于留住员工。
星巴克在丰厚奖酬后还有思想工作,鼓励员工踊跃提建议,满足员工的成就感,体现对员工的尊重。星巴克将公平理论运用得得心应手,将其效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透视星巴克的员工激励机制,无论是比同行更丰厚的薪酬和福利,股票期权激励,还是鼓励员工出主意,都让员工更满意工作,更好服务顾客,为公司赚取更多利润。
星巴克通过激励机制将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融合,从而有效地将企业、管理者、员工联系起来,共同取得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