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的这个词出现能够看出很多人的无奈,往往评价一个小孩子不是“好可爱呀”而是“熊孩子”。熊孩子的可怕之处在于,他们极具破坏力,而且还无视他人的安全和利益。
小孩子不懂事倒没什么,如果跟着一个不懂事的家长,说一句“你跟一个孩子计较什么”这些话的话让人很难接受。
最近一家德国的咖啡厅火了,因为它敢于对熊孩子说不,规定凡是六岁以下儿童店铺一律不接待,这事也让很多宝妈们愤恨。
或许是因为咖啡店内销售的产品没有什么适用于儿童食用,但是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在经营餐饮的过程中给自己掘坟。
其实宝妈是一个巨大的群体,在全世界都一样,这部分的消费群体能够带来的销售额是空前巨大的,失去这样一个消费群体敢问你是有后悔药吗?很多宝妈评论“我宁愿把我的钱花在别的地方”。而是否是熊孩子的关键并不在孩子本身,而是在孩子的父母身上,并不是所有6岁以下的孩子都是熊孩子,这和父母的教育有关。
在国内很多西餐厅即使再讨厌熊孩子也不会这么做,因为西餐厅还就是靠着熊孩子才能经营的,比如肯德基麦当劳。国产的西餐厅也有专门开门面向“熊孩子”的店铺,比如贝克汉堡。
作为国产汉堡有理的竞争者,贝克汉堡在面向受众的选择上更偏向于孩子,在店铺内设置儿童游乐区,到了夏季天气炎热,家长们都会带着孩子来到贝克汉堡避暑休闲,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会形成消费。
一个开门面向所有受众的店铺才会是一个成熟的店铺,即是产品定位年龄段也没有听说过其他年龄段不允许进店的情况出现。餐饮店只有做好服务才能够更多地获得回报。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