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我们在咖啡馆或者自家冲煮咖啡饮用时,会感觉有些咖啡中带有一些不好的杂味,比如青草味、烂泥土味、花生壳味甚至是橡胶味等令人感觉不舒服的味道,因为有了这些不好的杂味存在,我们会觉得这支咖啡豆品质不好!
那么这些杂味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有杂味是否意味着咖啡豆品质差呢?今天就和八斗麦咖啡来一起研究一下。咖啡产生杂味的原因有哪些?
杂味原因一:或来自于部分未成熟或干死的咖啡果实
咖啡的采收时间与当地气候和海拔有直接关系。相对而言,海拔越低则咖啡越早熟,而早熟豆就很容易出杂味和涩味!精品咖啡的采摘是非常精细的人工挑选,而统货商豆的采收则没有那么讲究,这样就会造成咖农采收时采用直接撸的,带入很多没有成熟的青果,未成熟果实对口感影响是非常大的,最容易带出青味和涩味。有些咖啡种植者或商人为了将利益最大化,甚至会将在树上干死的果实也混在统货中,因其干死时间过久,除了口感不饱满外,还会带出很多杂味,如灰尘的呛味、树皮的味道和橡胶味等。
杂味原因二:或来自于生豆处理过程
处理环境及工具未清理干净带来的杂味。咖啡鲜果采收后放置的环境以及脱壳所用机器、弹筛网、泡洗池等未清洗干净,容易带来不好的泥土味甚至是霉味。发酵技术不纯熟造成的杂味。无论哪种处理法,都有一个发酵过程,发酵过程中相关技术掌握不到位,则容易出现不好的杂味。人为催干水分或晾晒环境带来的杂味。部分生豆供应商为了减短处理的时长来节省成本和资金占用率,会采用先用烘干机将咖啡豆的水分降低,然后再晾晒,这样处理的咖啡除了风味和层次不足外,还容易出现橡胶味以及树皮的杂味等。
杂味原因三:或来自于生豆运输和仓储
生豆处理完成后就会进入包装销售环节,而在出库之前的仓储变得极为重要,这与普洱茶的仓储是一样的,如果仓储环境处理不当,会让咖啡二次发酵,极易产生不好的杂味;
而运输过程如有被动污染,也会产生杂味。
杂味原因四:或来自于烘焙
烘焙对咖啡口感的影响,最少也占了40%的比重!所以烘焙技术的重要不言而喻!
烘焙时生豆的密度、硬度和含水率都会是影响烘焙方式的因素,因此这些环节如果有未完全分析则烘焙时很容出现一些不好的风味。再日常烘焙中,我们发现梅纳反应初期容易出现干燥谷物所具有的风味,而这种风味恰恰是大部分人所不喜欢的。
另外,刚烘焙出来的咖啡是不适宜直接冲煮的,需要几天的养豆时间来将烘焙产生的烟气等排除,如过早冲泡,则易出烟熏味和焦味、涩感。
杂味原因五:或来自于冲煮
从咖啡的研磨到冲煮,都有可能造成一些杂味或不喜人的风味跑出来。
研磨度是否适合、银皮是否处理掉、水温、粉水比例、冲煮时间掌握、压粉力度(意式机、爱乐压上体现)等因素,都是需要根据不同豆子的特性来驯化的,所以,小伙伴们要加油练习好冲煮技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