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完约4分钟
金融投资报记者 陈美
2021年没过多久,瑞幸就曝出大瓜。
1月6日晚间,“关于罢免郭瑾一瑞幸咖啡董事会主席和CEO的请求信”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传播。
根据请求信的内容:瑞幸多位高管联名要求罢免现任董事长郭谨一,并且在联名信中列出董事长种种罪状,比如滥用权力铲除异己、压缩部门员工编制等。
面对这波排山倒海般的逼宫,1月7日,现任董事长郭谨一紧急发全员信,称举报信是1月3日陆正耀、钱治亚等组织并主持起草的,部分当事员工不明真相,被裹挟签字。
看到这儿,网友们想起了某大型古装宫斗剧,认为陆正耀、钱治亚与郭谨一之间又有一场血雨腥风的交锋。
?1
瑞幸高管联名要求罢免郭谨一
这次宫斗大戏,有网友认为,完全可以用“气势磅礴”来形容。
对于这一点,可以从曝光的“举报信”中看出。信中,31位高管和分公司管理人员参与罢免请求,并真刀真枪地按下红手印。
![](http://newsimages.b2b.biz/news/0/751/562/d1c24492d6b4.jpg)
从签名的信息来看,这些高管包括7位副总裁,一群核心部门总监和所有分公司的总经理,以及总部和分公司的部分其他管理人员。可以说,这次逼宫,几乎是联合了瑞幸现任的全部高管。
这些高管之所以参与,是因为认为郭谨一有三大“罪状”:
1. 在供应链方面,郭谨一为达到中饱私囊的目的,大肆清洗与控制采购体系人员,破坏供应链原有独立的审核内控机制,还通过第三方套现牟利,甚至存在贪腐现象。
2. 在管理方面,郭谨一铲除异己、党同伐异,这导致公司大量优秀人才正在流失。如不及时改正,今年春节前后将会形成公司大量人才的流失潮。
3.?在产品质量方面,因其个人能力不足给公司造成隐患,郭谨一担任CEO以来,瑞幸产品原材料品质越来越差,但采购价格却越来越高。他把原有的大品牌供应商逐步换成他个人更容易获利的、品质差的二三线品牌,从原有的厂商直采逐步替换为代理商采购;同时通过产品的更替大肆提高采购成本。
1月7日,在举报信被公开后,瑞幸两位副总裁及时回应,他们已掌握了关于现任董事长和CEO郭瑾一的大量贪腐证据。而郭谨一方,虽然发了全员信,但并没有回应具体详情,称“详情暂时不方便透露“”。
面对这波“罪状”,有商业人士认为,“在铲除异己这一说上,客观地讲,根本不算是罪状,而是商业常态。当然,如果是任人唯亲,导致优秀人才流失,则是另外一说。但瑞幸是否有大量优秀人才流失,目前还无法确定。”
2
“克瑞斯通供应链”浮出水面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在网友的评论中,关于郭谨一在供应链方面上的中饱私囊最受大家关注。
根据举报信,与郭谨一相关的“北京克瑞斯通供应链”公司浮出水面。
企查查显示,这家公司成立于2004年,实控人为朱军,注册资本为2500万元。从成立时间上看,“北京克瑞斯通供应链管理”不算是新公司。
但从营运方面来看,“北京克瑞斯通供应链管理”似乎过得也并不太平。根据风险提示,因买卖合同纠纷被起诉的案件达到5起。
而最近的一次是在2020年11月5日,起诉人要求查封、扣押、冻结“北京克瑞斯通供应链管理”价值108万的财产。
按照举报信的说法,这家公司在2019年初由郭谨一(时任产品选型的高级副总裁)将其冒充为进口零食品牌的中国总代,并进入零食供应商。而现实情况是“北京克瑞斯通供应链管理”与瑞幸合作之前根本没有零食销售业务,而是从其他渠道进货后高价转卖给瑞幸。
金融投资报记者查询发现,“北京克瑞斯通供应链管理”的经营范围主要是销售日用品、电子产品、文具用品等。说白了,就是一家卖玩具、服装鞋帽、玻璃制品等的公司,而食用农产品、未经加工的干果、未经加工的坚果也有所涉及。
但在进口零食品牌的中国总代方面,“北京克瑞斯通供应链”的进出口信用为京朝阳关,供应商为北京派其客国际商贸有限公司。但企查查显示,这家公司主营范围为销售文具用品、金属材料、工艺品等。也就是说,“北京克瑞斯通供应链管理”的进口产品不是零食,而是日用品等。
![](http://newsimages.b2b.biz/news/0/751/562/59d97ebc7331.jpg)
对于这一点,业内人士表示,郭谨一在采用“北京克瑞斯通供应链管理”的零食上,确实有“关系户”的嫌疑。
按照举报信的说法,对于冒充进口零食供应商总代一事,当时负责采购的副总裁立刻终止了业务往来,但郭谨一上台后,又开始了合作。如此,这似乎证实了郭谨一和“北京克瑞斯通供应链管理”之间的关系。
截至目前,2020年内,瑞幸咖啡向“北京克瑞斯通供应链管理”支付的采购费用达到4000万元。
3
炼狱中的瑞幸
对于瑞幸来说,从2020年4月自曝财务造假后,其就充满了动荡。
然而,不知是幸运还是“触底反弹”的万物规律,炼狱中的瑞幸非但没有破产倒闭,反而在2020年12月16日,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就涉嫌造假事件达成和解,仅需支付1.8亿美元(约合11.75亿人民币)。
更让人愉快的是,在陆正耀离职后,瑞幸自营的六成门店已实现盈利。
从2020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看,前三季度瑞幸营收实现双位数增长。虽然报告期内,瑞幸关闭了894家表现不佳的门店,并新开336家新店,但总体运营正常。截至2020年11月末,全国自营门店有3898家,经销商门店894家。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7月份,瑞幸披露的私域用户已超过180万人,相当于每天直接贡献3.5万杯,月活用户增长10%。
这样的数字,当然是资本们很乐意看到的事。
实际上,在线下金融投资报记者也发现,凭借“廉价咖啡”这一概念,瑞幸成为了上班族的最爱。有办公楼上班人士小青告诉记者,每次吃完饭后,散步时都想去喝一杯小蓝杯。“瑞幸咖啡真的不贵,价格大概在15元左右的样子,分量也足,相比一些咖啡性价比很高。”
在微博评论中,金融投资报记者也注意到,很多网友都高喊:瑞幸别倒,还想喝廉价咖啡呢,秋香厚乳、陨石拿铁还没喝够!
![](http://newsimages.b2b.biz/news/0/751/562/6b7f50b264bf.jpg)
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宫斗,是否会击垮瑞幸?从第三条罪状来看,高管们认为,现在瑞幸的产品原材料品质越来越差,但价格却越来越高,郭谨一把原有的大品牌供应商逐步换成他个人更容易获利的、品质差的二三线品牌。
行业人士认为,如果真如高管们所说,那么瑞幸在食品安全方面则存在很大风险。要知道,品质和安全就是企业的生命线,一旦出事,消费者们不再喝瑞幸,那么公司的品牌也将毁于一旦!
对于这一点,参与联名罢免郭谨一的高管们心里也十分清楚,其表示目前大钲资本正在做尽职调查。至于情况如何,只是等最终的调查结果。只是,不知道这一次瑞幸还能从炼狱中安然走出来吗?
编辑|陈美?审核|姚彦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