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方力 通讯员 骆盈颖 冯晨晨
香蕉燕麦拿铁,陆女士在手写板上写下想要的咖啡。
“这款我觉得最好喝,量也很足。”

陆女士在杭州黄姑山路附近上班,近来她时常光顾单位边上的“薇来可期”咖啡店,“不光咖啡好喝,咖啡师的笑容也超级治愈。”
多数时间,客人们听到的是蒸奶的嘶嘶声,咖啡器皿碰撞时发出的清脆声响,以及舒缓放松的轻音乐。

早上10点,店里已经坐了几位客人,有的默默坐在角落,有的选择靠窗的位置,看着街景。没有言语交流,只是拿起手写板写下咖啡名,交换了眼神,轻轻点头,咖啡师就转身去制作。
“薇来可期”是创始人薇薇开的第三家咖啡店,也是第一家聘用聋人做咖啡师的店。
】两位聋人咖啡师用行动证明了自己
开业前夕,“薇来可期”合伙人、咖啡豆烘焙师肖师傅向薇薇推荐了自己的学生小北。
腼腆而局促,是薇薇对这个90后大男孩的初印象。“内心有点拒绝,担心不便会增加客人的负担。”她坦言,当时并不想拿一路向好的品牌冒险,“但我看到他的眼睛,那种渴望,我犹豫了。”
全职做咖啡店以前,薇薇在汽配行业工作多年,公司里专门有个车间让各种残障人士也能“正常工作”。
闪入脑海的这段经历,最终让薇薇给了小北一个机会。
店里还有另一名聋人店员夏夏,和小北轮着值早晚班。对于他的到来。
“夏夏是通过招聘软件找到我们的,线上和我沟通的时候没有表露自己聋人的身份,直到后来面试,我才知道。”尽管如此,薇薇接受了夏夏的到来。
夏夏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
热、冷?堂食、打包?客人到店内点餐,就用手写板交流,一个“OK”的手势说明完成了一次点单;制作的咖啡不完美,就重新做,按照客人的要求做好;遇到线上外卖平台无法沟通,就找薇薇帮忙……大多数事情,小北和夏夏都能自己解决。

】除了音乐和视频音量,其他事情他们都能搞定
就这样,店开了两个多月,就有不少老顾客,周围住户和在附近工作的人都来。
他们都欣赏两位温柔的“无声咖啡师”。
“他们不受外界干扰,比普通人更容易投入自己的世界,制作咖啡时更专注认真,特别是拉花,他们不仅能在堂食的杯子里拉出漂亮的咖啡拉花,外卖的杯子里也能拉得很好。”薇薇说。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失误不可避免,薇薇却往往选择“隐身”。“看到他们因点错单感到愧疚,手忙脚乱与顾客沟通,我虽然心急却也明白只有放手才能让他们更快成长,真正自立。”
“他们在我眼里就是正常的大男孩。”薇薇在不同豆子的包装上醒目地标注了产区、风味、烘焙度等信息,还添置了一块电子手写板。
这些细微之处的关怀,让小北愈发珍惜这份工作。
“赚钱不容易,我也希望帮助其他的听障者。”从和小北的文字交流中获悉,一个传帮带的手语咖啡师小圈子正围绕着这家店形成。
“他带朋友来学习,我全力支持,提供空间,组织培训。”杭漂十余年的薇薇特别希望他们能把本领练好,有立足的一技之长。
如今,咖啡店已基本交由店员打理。
店员们互相帮助,一切井然有序。
“除了告诉他们店内音乐和视频的音量调为多少合适,其他的事情由他们自己来做,并且都做得很棒。”薇薇一脸认可与骄傲。

】“担忧没有了,惊喜倒是接二连三,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光”
更令人欣喜的是,除了不断提升的技艺,两名小伙子变得更加能干。
小北很勤快,其他分店有需要立马去帮忙;夏夏开始学着做产品设计,时不时来个好点子。
这份职业让他们更自信。
小北甚至主动提出希望独当一面,成为下一家分店的店长。
“担忧没有了,惊喜倒是接二连三,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光。”相处一段时间后,薇薇时常会有这样的感动。
之前那个大雪天,一名执勤完的交警走进店里,抖落外套上的积雪,不停搓着手取暖。
小北给薇薇发了张照片和消息:“我看他实在太冷了,给他额外上了一杯红糖姜茶。”微微突然明白,为什么有人想看小北治愈的微笑,因为这种纯粹而朴实的善意给人温暖。

“咖啡小哥是聋人男孩,手艺很赞,动作迅速,默默给我送超有爱的小饼干、美味小吃。”
“这家店的咖啡师是聋人,很机灵的小伙子,做事很细致,交流靠一块手写板,完全没有问题。”
……
这是“薇来可期”的顾客们对两位咖啡师的褒奖。通过咖啡与真心,便能听到爱的声音。
希望来到“薇来可期”的朋友们,拿到咖啡或点心时,可以试试四指并拢,竖起大拇指轻轻弯两下,对咖啡师“说”一声“谢谢”哦。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