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咖啡也算咖啡吗?”
包括观东煮在内,我们可能对中国咖啡都存有一些偏见。
现如今,中国已是非常重要的咖啡消费国,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了700亿。
同时,我们还是咖啡生产大国:19年的咖啡产量就达到了13.2万吨,且90%以上本土咖啡的产地都是云南。
但在2018、2019年以前,云南咖啡在市场上是没有名字的:生豆收购价一路猛跌,甚至于达到每公斤10元左右。
要知道,咖农生产1公斤的咖啡,成本都在15元左右!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自然造就了“云南咖啡不行、中国没有咖啡”的刻板印象。
但云南咖啡真的差吗?
事实并非如此。云南豆之所以卖不上价,除了部分咖农喜欢种植好养、口味差的品种之外,更多的是被跨国资本盘剥。
几十年来,云南咖啡让跨国资本得到了质高价廉的咖啡原料,却也因此背上“低级咖啡”的黑锅。
直到今天,云南咖啡的认可度都很低:不少人觉得,咖啡就得喝进口的。
殊不知,很多跨国企业高价售卖给消费者的咖啡饮品中,就掺杂了不少云南豆的身影。
云南咖协会长李晓波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云南咖啡常被以低价出口海外,被国外咖啡企业包装贴牌后再高价卖回中国。
被牵着鼻子走的,不只是低价卖出的咖农,还有高价买入的我们。
而近几年来,云南咖啡有了大动作。
在国家扶持下,他们规范了生产标准,制定了行业规范,提升了生产技术。
不少庄园主摒弃了做大量低端、大牌原料的路线;做起了少量精品、自主庄园和品牌的云南咖啡。
被资本压榨得几乎毫无利润的咖农,在转型的过程中,获得了比之前丰厚许多的报酬。
2020年刘昊然和彭昱畅主演的《一点就到家》,就十分写实地描述了这个转变。
到了去年,世界咖啡师大赛中国区选拔赛上,选手潘玮用一支云南豆拿下冠军,打脸了很多西方评委。
实力证明:中国也有好咖啡!
同年的云南咖啡豆大赛,一支来自信岗茶咖庄园的云南豆,从121支有效参赛豆中脱颖而出。
以其优异的品质、独特的风味特点,拿下非水洗组的最高分:83.5382分!
至此,云南咖啡正式摆脱低廉、只配做速溶的偏见,开始引人注目。
无论是连锁巨头如星巴克、瑞幸,还是Seesaw、M2M、Manner等精品咖啡品牌,都争相在原料和菜单上,增加了「云南豆」的选项。
越做越好的云南咖啡,也凭借自身品质,圈了一大波粉丝。
不管是行家还是小白,都纷纷陶醉其中——
有人成了一名云南咖啡的坚定拥护者;
有人被外国友人安利了云南咖啡;
有人惊艳于云南咖啡的优良;
还有人喝过云南咖啡之后,就再也回不去普通咖啡了;
当然,更多对咖啡研究没那么深的网友,只是觉得:云南咖啡超好喝:)
今天观方出品给大家带来的,就是一个来自云南的精品咖啡品牌——山与咖啡。
他们坚持做精品:全线产品所使用的咖啡豆,均为云南普洱孟连产区所栽培种植的阿拉比卡种咖啡豆。
仅仅限定产地还不够,种植地海拔、栽培技术、处理工艺等,都对咖啡品质有着极大影响。
要做精品,就必须细致到每一个产豆庄园。
山与咖啡只选择芒掌、信岗、雅楠三个庄园产出的,80分以上的豆子。
经过精细且用心的处理之后,方可化作你办公桌上那一口浓郁果香、尾调迷人的云南咖啡。
信岗庄园就不说了,在2021年咖啡生豆大赛,庄园分别包揽了非水洗组的冠亚季军和水洗组的亚、季军。
其余两家,也都是在当地以出众品质闻名的庄园。
以芒掌咖啡庄园为例,他们家种植了20多年的咖啡,处理咖啡果等等工艺的水源,都是得到了国土资源局认证的矿泉水!
如此不计成本地做咖啡,保证你一口难忘。
山与咖啡一共有【挂耳】or【袋泡】两种冲泡方式;
【迩遐】【云泥】【穷奇】【全系列】四个系列可供选择。
云泥系列:
芒掌庄园 厌氧日晒处理咖啡豆,
芒掌庄园 双重厌氧蜜处理咖啡豆,
信岗庄园 青茶日晒处理咖啡豆。
穷奇系列:
芒掌拼配:按照一定比例拼配芒掌庄园的水洗、日晒、蜜处理三种咖啡豆。
信岗拼配:按照一定比例拼配信岗庄园的水洗、青茶日晒、红酒日晒三种咖啡豆。
雅楠拼配:按照一定比例拼配雅楠庄园水洗、日晒两种处理咖啡豆。
迩遐系列:
均采用芒掌庄园的水洗豆作为基底。
又分别添加云南可食用墨红玫瑰、桂花、桑葚果等按一定比例进行调配。
这是山与咖啡的独家特调。
你之前可能还从没有喝红玫瑰风味的咖啡,更没想象过桑葚竟然能和咖啡如此融合。
如果你是第一次听说云南豆,第一次听说这个品牌,我建议你直接购买他们家的「全系列」。
一盒里面有9包,囊括了3个庄园的特色咖啡豆。
再辅以不同的处理工艺、专业咖啡师后期拼配,让你轻松喝懂不同处理法带来的风味变化。
再说说大家最关心的价格。
这个稍显年轻的品牌,日常基本不做活动,统一价79元一盒。
在同事的激情砍价之下,品牌方表示:少10块钱真的太多了
利润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了,确实没好意思一口气让人减10块。
借用品牌方的一句话来说就是:
于是,在品牌方让利5元的条件下,观方出品再给朋友们5元专属优惠。
加起来立减10元,69包邮到家。
【山与咖啡】精品云南咖啡
精选当季80分以上、限定庄园云南豆
专业咖啡师严控口味及品质
官方指导价:79元
观方出品特惠价:69元
- 01 -
好咖啡的第一要素:好喝
丨 奶咖、黑咖、冷萃,都能打丨
山与咖啡的每一个口味,都是80分以上的豆子,完全可以打败市面上大部分的同类产品。
袋泡or挂耳,都是独立包装。
平日不管是家里、办公、出差旅行,随时都享受到一杯醇正浓郁的咖啡。
拿挂耳来说,不用费力磨豆子、清洗机器,只需要简单的冲泡,就有手冲咖啡的仪式感,特别方便。
冲泡过程很简单,撕开密封口后,把小耳朵搭在杯沿,让它接受一缕炙热洗礼👇
一注入热水的时候,独特的咖啡香气就开始弥散开来。
冲泡完成后,让挂耳包在杯子里多待半分钟,就能得到一杯浓郁香滑的咖啡了。
而且这是我见过场景最百搭的挂耳。
它不仅能让你随时随地get一杯醇厚顺滑的手冲,还满足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需求——可以加奶。
实不相瞒,本人对奶咖的爱远远超过美式。
如果不能加奶,那一切将毫无意义
然而,世面上很少有挂耳适合直接加奶:要么咖啡不够香浓,要么和牛奶不够融合。
但山与咖啡的每一个口味,都对加奶相当友好。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只加水,分分钟内搞定一杯好喝的黑咖~
袋泡咖啡就更加方便了。
热水一冲,即刻泡出一杯香浓咖啡,有点类似于茶包的概念。
如果身边没有热水,袋泡咖啡也能做冷萃。
在杯子里加入冷水和咖啡包,再放进冰箱。
5~8小时后,你就得到了一杯冰冰凉凉的冷萃咖啡。
直接喝,润滑芳醇,适口感特别高。
不光嘴里有咖啡味,就连鼻腔也能和咖啡豆的香气发生共振,入口会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感,就俩字:好喝!
你还可以选择在冷萃咖啡里兑入气泡水。
我们做冷萃的这款咖啡是迩遐系列的桑葚特调。
加上气泡水一激,果香和咖啡香相辅相成,就连嘴巴特刁的美食编辑,都一口惊艳了。
相信我,真的和lu*kin辣舌头的气泡咖啡有天壤之别!一定要试!!
冲泡咖啡之后,咖啡渣也能派上大用场。
冲完挂耳包后晾干咖啡渣,即可放在冰箱、卫生间、厨房、衣柜等地方当作除味剂。
你想想,咖啡店喝个美式最便宜15元、最贵30+元,用的还不一定是什么好豆子。
而山与咖啡,每一杯都是云南当季顶级庄园的豆子。
一杯也就7块多钱,性价比是真的太高了
【山与咖啡】精品云南咖啡
- 02 -
不同处理法带来的不同口感
丨 能品出红酒和茶的尾调丨
前面说了这么多系列的咖啡,还有各种处理方法,想必都快把大家绕晕了。
其实类比一下茶叶,就很好理解了:
咖啡原豆的处理过程,就如同茶叶的发酵过程一样,会给咖啡风味带来巨大的提升。
基础的日晒、水洗,是处理咖啡豆的两项基本原理。
现在你能见到的所有处理方式,都衍生于这两大处理法。
日晒,顾名思义就是将采摘下来的原果在阳光下缓慢晒干。
在此过程中,果肉以及果胶部分会轻微发酵,形成顺滑的口感;
同时果肉中的糖分会被咖啡豆吸收,在烘焙后形成香甜的风味。
水洗,则是将收获的咖啡果放入流动的水槽中,借助水的浮力去除杂质、外壳、果胶等。
水洗出来的豆子杂质较少,能在极大程度上保留咖啡的高度香气和活泼的酸味。
大火的蜜处理法,则是从红酒中得到灵感,并根据云南豆的自身特性处理的。
融合了日晒法和水洗法两种工艺,能增加甜度和香气、降低酸度。
同理,青茶日晒、厌氧日晒等,则是模拟茶叶加工、无氧加工等得出的处理方式。
你也确实能在咖啡的香调中,品出红酒或茶的尾韵。
云泥系列:
芒掌庄园 厌氧日晒处理咖啡豆,
芒掌庄园 双重厌氧蜜处理咖啡豆,
信岗庄园 青茶日晒处理咖啡豆。
穷奇系列:
芒掌拼配:按照一定比例拼配芒掌庄园的水洗、日晒、蜜处理三种咖啡豆。
信岗拼配:按照一定比例拼配信岗庄园的水洗、青茶日晒、红酒日晒三种咖啡豆。
雅楠拼配:按照一定比例拼配雅楠庄园水洗、日晒两种处理咖啡豆。
迩遐系列:
均采用芒掌庄园的水洗豆作为基底。
又分别添加云南可食用墨红玫瑰、桂花、桑葚果等按一定比例进行调配。
这是山与咖啡的独家特调。
你之前可能还从没有喝红玫瑰风味的咖啡,更没想象过桑葚竟然能和咖啡如此融合。
【山与咖啡】精品云南咖啡
- 03 -
世界咖啡看云南
丨 好咖啡,云南出品丨
云南咖啡给人带来的感受是独特的。
著名旅美新闻评论家梁厚甫著文称:“世界咖啡最佳产地在云南,云南产的咖啡触到舌端十分过瘾。”
要知道,云南的“风土”,得天独厚就适合咖啡生长。
云南咖啡的主要产区,正好位于北纬十五度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咖啡种植“黄金产区”。
低纬度,高海拔,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很好满足了咖啡的生长所需。
风土实在很玄妙。
这些独特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云南小粒咖啡品味的特殊性,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味。
为国际资本做了几十年嫁衣的云南咖啡,要想摆脱“低级” “廉价”的黑锅,必须爬出产业链的低端位置。
做精品,做特色,做出竞争力,才会大有可为。
而今,他们已经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
【山与咖啡】精品云南咖啡
精选当季80分以上、限定庄园云南豆
专业咖啡师严控口味及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