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
上海人最熟悉的画面又来了
你能猜到这是哪里吗?
答案揭晓
蓝瓶咖啡大陆首店
今天在苏州河畔开业
在一座拥有7000多家咖啡馆的城市开出一间新店,本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情,然而,当一只小小蓝瓶子标识出现在上海街头的时刻,依然令许多咖啡爱好者期待。
记者在现场看到,开门前顾客在店门口排起了百米长队。
那么
蓝瓶咖啡究竟有啥魔力?
为啥这么多人都去排队?
过去,蓝瓶咖啡每开一家新店不论哪个国家都颇受关注。
2015年2月6日,蓝瓶咖啡在日本东京开设了第一家海外分店
而这次在上海开设的首店,蓝瓶咖啡选址裕通面粉厂职工宿舍,是建成于1926年的清水红砖历史建筑。
店内简洁的空间分割,通透的白色主基调,木质的复古沙发和座椅,使得蓝瓶咖啡裕通店既延续了常见的美国湾区工业风,也在许多细节融入了浓浓的上海怀旧腔调。
与此同时,以裕通命名的点心组合是门店的限定产品,软糯的中式甜食是上海人熟悉的风味。
上海,作为最具咖啡消费力的城市
从来不缺高品质的咖啡馆
要想脱颖而出
很多店在选址上另辟蹊径
比如
开在“桥洞”里的咖啡馆
在这里,换个角度看苏州河
最近,开在武宁路桥下的“SKF桥下咖啡馆”越来越火。
要上海爷叔老王说起来,最直观的感受是来店里的年轻姑娘多起来了。她们颇有耐心地在房间的各个角落摆出各种姿势拍照,室内室外,从这间拍到那间,有时能搞上一个多小时。
老王没事不会拿出手机拍照,但每天都要来这里打卡。因为疫情,原先开在家附近的咖啡店倒闭了,老王的咖啡没了着落。偶然一次开车路过武宁路桥下,眼尖的太太对老王说:“这是不是一家咖啡馆?”老王有些不信:“桥洞下怎么会有咖啡馆?”
桥下的咖啡馆时常吸引路人的目光。
回家以后,老王心里有点犯嘀咕:“譬如不如,散步的时候来看一眼好了。”
也就是来看了一眼,老王就此欲罢不能。下午2点准时到店喝咖啡,4点动身回家烧饭,老王日复一日的出门作息在这里延续了下来。
如今,附近居民把这里当做歇脚的首选,在这里电脑办公或随手翻阅书籍,点一杯咖啡,享受安静的时光。
菜市场深处开咖啡店
12平方的空间每一处都要“花心思”
2019年10月,杨娜娜的咖啡店开在了静安一家菜场里。
选址菜场旁的小巷,主要考虑租金便宜,靠近内环地段不算偏,同时她还考察了周边的咖啡馆,有市场且有消费能力。
她用“花心思”来形容店里的设计,比如桌椅的摆放,12平方的店内每个座位都亲自坐过,能看到什么,距离开不开,舒不舒服,都要考虑到。
开业一年后,客流趋于稳定,发展势头比较良好。有的通过朋友推荐慕名而来,有的经过进来歇歇脚,有的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看看书,这里的客流熟客占了六七成。
上海的咖啡市场既是竞争激烈的
也是识货懂经的
说到底
一家咖啡店是否能够长长久久地做下去
不在于开业时有多热闹
终究得靠时间来考验成色几何
本文综合自:上观新闻、新闻坊、新闻晨报
相关作者:董天晔蒋迪雯 秦东颖
微信编辑:佳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