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局咖啡外观
厦门咖啡文化盛行,已成为全国咖啡店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而咖啡文化亦成为厦门地方文化生活的一大特色。2月14日,厦门首家邮局咖啡在莲坂国贸附近正式开业。
近年来,跨界经营咖啡、茶饮的企业不在少数,不同的业态与咖啡叠加融合,消费者也更愿意买单。记者走访发现,“咖啡+”经营模式在厦门已遍地开花,不止邮局在“试水”跨界经营,中国移动、以及实体书店、网吧等也早已开始通过销售咖啡、文创产品等转型创新。
文/图 记者 张婧玮
创意
50平方米左右的小店 店员既做邮政业务又做咖啡师
新开业的邮局咖啡是一家面积50平方米左右的小店,外观基本保留原先邮政支局的风格,极具辨识度。店内左边是邮政业务办理柜台,右边则是咖啡、花茶及蛋糕甜品的制作及点单处。店内设有少量卡座,还有专门的陈列柜用来展示销售邮政周边文创产品。
记者注意到,店内饮品以咖啡为主,既有美式、拿铁等经典口味,也有以云南特供咖啡豆为原料的特色咖啡,价格大多在二三十元。
记者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获悉,这家邮局咖啡是将原有的国贸邮政支局进行了升级,在保留邮政普遍服务的基础上,叠加咖啡饮品和邮政文化创意服务,让更多消费者在享受现代用邮服务的同时,通过主题文化传播的形式,打造城市新的文化窗口和邮政多元化服务新场景。
这并非厦门邮政首次尝试“跨界”。2020年年底,位于大学路的邮局咖啡就已开业,成为不少游客的打卡点,店员既负责邮政和代缴费业务,还兼任咖啡师、服务员。
潮流
引入咖啡“提神” 中国移动、网吧、书店也在做
记者走访发现,更早以前,中国移动也在厦开出咖啡实体店“咪咕咖啡”,现共有3家门店,其中一家是2019年11月与邮政合作的一等邮局店。据介绍,咪咕咖啡店内最早实现了5G网络覆盖,并借助5G网络与AI技术,为消费者提供各类影音等互动方式,颇具“移动”特色,吸引众多消费者前往体验。
鲜榨果汁和现磨咖啡、绿色植物和阅读角、电竞座椅包间……路过还以为是咖啡厅,走进才发现是一家网吧。去年开始,不少厦门网吧也在尝试转型升级,“上网+饮食+桌游”混搭方式正逐渐成为厦门网吧的标配。
“书+咖啡”的经营模式则更加普遍。如今,十点书店、西西弗等开在商圈里的书店,都设置有专门的咖啡饮品柜台和雅座,十点书店更是将咖啡吧台设在书店正中央。
挑战
“咖啡+”门槛虽不高 经营不好也会给服务减分
传统行业频频“跨界”,不少业界人士表示看好,但也要做好专业化经营。
中国邮政在热度之上推出新的业态,跨界经营咖啡生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邮政有全国最大规模的网点,而这些网点可以拓展为丰富业态的综合网点,一方面,让金融业和场景结合,流量更加丰富;另一方面,奶茶这种产品可以成为未来金融业获客拓客的一个入口。”
但是如何实现主业的持续突破发展,同时在文创等相关延伸板块实现差异化探索并完善布局,依然是传统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咖啡+”经营方式本质上是传统服务的一种创新,传统行业试图给予消费者更多的服务方式和内涵。业内人士提醒,咖啡、奶茶等业态虽然明面上的门槛低,但也需要专业化经营,引入和开拓这类业态,还需慎重,否则会给整体服务品质减分,这需要异业跨界者引起重视。
知名咖啡品牌
纷纷来厦开店
去年以来,全球知名咖啡品牌都在厦门落地开店。上个月,意大利咖啡品牌拉瓦萨在中华城开出福建首店;去年10月,加拿大连锁咖啡品牌北美传奇咖啡选择在磐基中心、宝龙一城、中航紫金广场、湖里万达广场、SM 广场、加州商业广场等地连开多店;更早之前,% Arabica和Manner 两家咖啡的福建首店选择开在万象城。
这些国际咖啡连锁品牌纷纷入厦,为厦门的咖啡消费增添了不少特色,也丰富了鹭岛的咖啡文化。
厦门去年社零总额
增幅居全省第一位
2021年,厦门促消费成果可圈可点。据统计,厦门实现限上批零28239亿元、增长45.5%,社零2584.1亿元、增长12.7%,增幅均居全省第一。